中国三十大发明

登录| 忘记密码|
  • 霸王别姬(DVD)

    类别: 民族 录像资料 戏曲和曲艺 浏览数: 23450

    摘要:梅兰芳,我国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,中国京剧史承上启下的代表性人物。梅兰芳,名澜,字畹会,别署缀玉轩主人,艺名兰芳,江苏泰州人。1894年生于北京京剧世家,8岁开始学戏,10岁登台演出,工花旦。梅兰芳在京剧唱腔,念白,台风,伴奏,着装上都进行了艺术创新,他通过吸收上海文明戏的新式舞台,灯光,化妆,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,综合青衣,花旦,刀马旦的表演方式,塑造出了形态各异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女性的艺术形象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流派-梅派。梅兰芳也因其功底深厚,嗓音醇美,扮相灵秀,位居京剧四大名旦之首。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,与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,德国布莱希特的戏剧艺术,并称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。

  • 游龙戏凤(DVD)

    类别: 戏曲和曲艺 民族 录像资料 浏览数: 21531

    摘要:杨宝森(1909-1958),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,曾任天津市京剧团团长,字钟秀,别号时斋。原籍安徽合肥,祖居北京。他出生于京剧世家,幼年五、六岁便开始随堂兄学戏、练毯子功,后拜裘桂仙为师,又从陈秀华、鲍吉祥习老生,十岁便带艺搭班,长期在俞振庭的斌庆社求艺并演出。…… 三十年代末,杨宝森曾与马连良、谭福英、奚啸伯并称为四大须生,1943年7月,杨宝森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挂头牌演出,以《失空斩》,一炮打响,1944年1月,再次以《伍子胥》轰动京城。杨宝森的“四大须生系列”本套共有10张DVD光盘,依次是:1.《失街亭·空城记·斩马谡 1-2》2.《伍子胥1-2》3.《珠帘寨1-2》4.《大保国·探皇陵·二进宫1-2》5.《二堂舍子 打棍出箱》6.《洪羊洞 击鼓骂曹 武家坡》7.《乌盆记 》8.《战樊城 桑园寄子》9.《游龙戏凤 秦琼卖马 二进宫》10.《搜孤救孤 捉放宿店》。

  • 但愿人长久(CD1)

    类别: 声乐 民族 录音资料 浏览数: 17180

  • 梁山伯与祝英台(DVD)

    类别: 戏曲和曲艺 录像资料 民族 浏览数: 17144

    摘要: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求学,路遇梁山伯,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。后祝父催归,英台行前,拖媒师母许婚梁山伯。十八相送,祝英台以妹相许。梁山伯归家,病亡。祝英台新婚之日,花轿绕道梁山伯坟前祭奠,惊雷裂墓,英台入坟,梁祝化蝶双舞。

  • 牡丹亭(DVD2)

    类别: 民族 录像资料 戏曲和曲艺 浏览数: 15648

    摘要:昆曲《牡丹亭》,晚明戏曲家汤显祖(1550-1616)的四大剧作之一,是其最脍炙人口且成就最高的戏剧作品。全剧共五十五场,以杜丽娘游园伤春,惊梦书生,折柳伤情,竟至一病不起,死后魂魄不散,寻觅梦中情郎不止。三年后,真等到书生柳梦梅来掘棺复生,共结情缘。全本《牡丹亭》的昆曲音乐出自1792年苏州人叶堂编著的戏曲音乐总集《纳书楹曲谱》。导演陈士争排演的《牡丹亭》 世纪交接之际,美籍华裔导演陈士争联合上海昆剧团把沉睡200多年的全本《牡丹亭》搬上世界表演艺术的颠峰重镇--纽约林肯艺术中心。此剧在美国引起轰动,主流媒体纷纷撰写报道或剧评,赞誉有加。 平常的中国戏曲,就是一桌两椅,放一张幕就看戏了,没有任何的立体效果。陈士争的《牡丹亭》做了一个中国剧场的环境,像在苏州园林里演戏一样,有最传统的舞台,有鱼池、金鱼、鸳鸯、鸟语花香,把中国明代文人看戏的那种欣赏习惯,都转换到这个环境下。陈士争导演的《牡丹亭》,就是要表现这个传统,让观众"尽情地品味我刻意为他们营造的一种观剧的氛围,在深刻体会中国人演剧观的同时,全方位地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。"观众可以跟随导演的镜头去欣赏离奇的故事、华美的辞藻、杂技;人手缝制的苏绣戏服;台上的亭台流水,远山飞泉,水池里鸭子的静卧、游戈、嘎叫、嘻闹……

  • 探梅、梅缘、出国(DVD)

    类别: 戏曲和曲艺 民族 录像资料 浏览数: 14591

    摘要:出道前,他被认定是祖师爷没赏这碗饭的愚笨之徒,走红后,梨园行从此有了梅党的特殊称谓;一个男人,舞台上他比女人更娇媚;一位演员,时势中他以艺品立人品。民族命运的大背景下,他有怎样的戏剧人生?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《梅兰芳》首次全景式地呈现了梅兰芳先生色彩斑斓的人生轨迹,系统讲述了梅派艺术的形成与发展,将梅兰芳跌岩起伏的一生与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的命运、京剧表演艺术的起起落落交织融合,通过大量珍贵的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,以强烈的故事性和悬念感,展示出这位京剧艺术大师生前 身后的传奇。

  • 中国音乐大全(CD)

    类别: 录音资料 器乐 民族 浏览数: 14291

  • 伍子胥(DVD)

    类别: 录像资料 戏曲和曲艺 民族 浏览数: 13963

    摘要:杨宝森(1909-1958),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,曾任天津市京剧团团长,字钟秀,别号时斋。原籍安徽合肥,祖居北京。他出生于京剧世家,幼年五、六岁便开始随堂兄学戏、练毯子功,后拜裘桂仙为师,又从陈秀华、鲍吉祥习老生,十岁便带艺搭班,长期在俞振庭的斌庆社求艺并演出。…… 三十年代末,杨宝森曾与马连良、谭福英、奚啸伯并称为四大须生,1943年7月,杨宝森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挂头牌演出,以《失空斩》,一炮打响,1944年1月,再次以《伍子胥》轰动京城。杨宝森的“四大须生系列”本套共有10张DVD光盘,依次是:1.《失街亭·空城记·斩马谡 1-2》2.《伍子胥1-2》3.《珠帘寨1-2》4.《大保国·探皇陵·二进宫1-2》5.《二堂舍子 打棍出箱》6.《洪羊洞 击鼓骂曹 武家坡》7.《乌盆记 》8.《战樊城 桑园寄子》9.《游龙戏凤 秦琼卖马 二进宫》10.《搜孤救孤 捉放宿店》

  • 三堂会审、杜十娘(DVD)

    类别: 民族 录像资料 戏曲和曲艺 浏览数: 12772

    摘要:荀慧生的表演熔青衣、花旦、闺门旦、刀马旦表演于一炉,吸收小生、武小生及其他行当的表演技巧,甚至将国外舞蹈步法融于其中。他根据自己的天赋条件,在唱腔、身段、服装、化妆等方面进行大胆的革新。他的唱腔委婉动听、声情并茂、轻盈谐趣;他表演时注意刻划心里,重视角色动作,讲究眼神运用,把女性的妩媚闪现于言谈举止之中。

  • 梅派传人(CD)

    类别: 录音资料 戏曲和曲艺 民族 浏览数: 12459

  • 李祥霆(CD)

    类别: 民族 录音资料 器乐 浏览数: 12455

  • 梅花三弄(CD)

    类别: 民族 器乐 录音资料 浏览数: 11237

  • 珠帘寨(DVD)

    类别: 录像资料 戏曲和曲艺 民族 浏览数: 11041

    摘要:杨宝森(1909-1958),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,曾任天津市京剧团团长,字钟秀,别号时斋。原籍安徽合肥,祖居北京。他出生于京剧世家,幼年五、六岁便开始随堂兄学戏、练毯子功,后拜裘桂仙为师,又从陈秀华、鲍吉祥习老生,十岁便带艺搭班,长期在俞振庭的斌庆社求艺并演出。…… 三十年代末,杨宝森曾与马连良、谭福英、奚啸伯并称为四大须生,1943年7月,杨宝森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挂头牌演出,以《失空斩》,一炮打响,1944年1月,再次以《伍子胥》轰动京城。杨宝森的“四大须生系列”本套共有10张DVD光盘,依次是:1.《失街亭·空城记·斩马谡 1-2》2.《伍子胥1-2》3.《珠帘寨1-2》4.《大保国·探皇陵·二进宫1-2》5.《二堂舍子 打棍出箱》6.《洪羊洞 击鼓骂曹 武家坡》7.《乌盆记 》8.《战樊城 桑园寄子》9.《游龙戏凤 秦琼卖马 二进宫》10.《搜孤救孤 捉放宿店》。

  • 失街亭 · 空城记 · 斩马谡(DVD)

    类别: 戏曲和曲艺 民族 录像资料 浏览数: 10937

    摘要:杨宝森(1909-1958),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,曾任天津市京剧团团长,字钟秀,别号时斋。原籍安徽合肥,祖居北京。他出生于京剧世家,幼年五、六岁便开始随堂兄学戏、练毯子功,后拜裘桂仙为师,又从陈秀华、鲍吉祥习老生,十岁便带艺搭班,长期在俞振庭的斌庆社求艺并演出。…… 三十年代末,杨宝森曾与马连良、谭福英、奚啸伯并称为四大须生,1943年7月,杨宝森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挂头牌演出,以《失空斩》,一炮打响,1944年1月,再次以《伍子胥》轰动京城。杨宝森的“四大须生系列”本套共有10张DVD光盘,依次是:1.《失街亭·空城记·斩马谡 1-2》2.《伍子胥1-2》3.《珠帘寨1-2》4.《大保国·探皇陵·二进宫1-2》5.《二堂舍子 打棍出箱》6.《洪羊洞 击鼓骂曹 武家坡》7.《乌盆记 》8.《战樊城 桑园寄子》9.《游龙戏凤 秦琼卖马 二进宫》10.《搜孤救孤 捉放宿店》。

  • 红娘、卓文君(选场)(DVD)

    类别: 民族 录像资料 戏曲和曲艺 浏览数: 10344

    摘要:荀慧生的表演熔青衣、花旦、闺门旦、刀马旦表演于一炉,吸收小生、武小生及其他行当的表演技巧,甚至将国外舞蹈步法融于其中。他根据自己的天赋条件,在唱腔、身段、服装、化妆等方面进行大胆的革新。他的唱腔委婉动听、声情并茂、轻盈谐趣;他表演时注意刻划心里,重视角色动作,讲究眼神运用,把女性的妩媚闪现于言谈举止之中。

  • 吉祥三宝(DVD)

    类别: 录像资料 民族 浏览数: 10298

  • A History of the Organ I: Latin Origins (DVD)

    类别: 实况 录像资料 民族 浏览数: 10103

    摘要:起源

  • 牡丹亭(DVD1)

    类别: 民族 录像资料 戏曲和曲艺 浏览数: 9956

    摘要:昆曲《牡丹亭》,晚明戏曲家汤显祖(1550-1616)的四大剧作之一,是其最脍炙人口且成就最高的戏剧作品。全剧共五十五场,以杜丽娘游园伤春,惊梦书生,折柳伤情,竟至一病不起,死后魂魄不散,寻觅梦中情郎不止。三年后,真等到书生柳梦梅来掘棺复生,共结情缘。全本《牡丹亭》的昆曲音乐出自1792年苏州人叶堂编著的戏曲音乐总集《纳书楹曲谱》。导演陈士争排演的《牡丹亭》 世纪交接之际,美籍华裔导演陈士争联合上海昆剧团把沉睡200多年的全本《牡丹亭》搬上世界表演艺术的颠峰重镇--纽约林肯艺术中心。此剧在美国引起轰动,主流媒体纷纷撰写报道或剧评,赞誉有加。 平常的中国戏曲,就是一桌两椅,放一张幕就看戏了,没有任何的立体效果。陈士争的《牡丹亭》做了一个中国剧场的环境,像在苏州园林里演戏一样,有最传统的舞台,有鱼池、金鱼、鸳鸯、鸟语花香,把中国明代文人看戏的那种欣赏习惯,都转换到这个环境下。陈士争导演的《牡丹亭》,就是要表现这个传统,让观众"尽情地品味我刻意为他们营造的一种观剧的氛围,在深刻体会中国人演剧观的同时,全方位地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。"观众可以跟随导演的镜头去欣赏离奇的故事、华美的辞藻、杂技;人手缝制的苏绣戏服;台上的亭台流水,远山飞泉,水池里鸭子的静卧、游戈、嘎叫、嘻闹……

  • 金玉奴(DVD)

    类别: 录像资料 戏曲和曲艺 民族 浏览数: 9266

    摘要:荀慧生的表演熔青衣、花旦、闺门旦、刀马旦表演于一炉,吸收小生、武小生及其他行当的表演技巧,甚至将国外舞蹈步法融于其中。他根据自己的天赋条件,在唱腔、身段、服装、化妆等方面进行大胆的革新。他的唱腔委婉动听、声情并茂、轻盈谐趣;他表演时注意刻划心里,重视角色动作,讲究眼神运用,把女性的妩媚闪现于言谈举止之中。

  • 中国维吾尔十二木卡姆:伊拉克木卡姆(CD14)

    类别: 录音资料 民族 浏览数: 9804

328条 < 1 2 3 4 5 6 7 8 9 10 ..17 >